Oddbean new post about | logout
 其实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或者是“不忍人之心”,也可以用如下的角度重新解释。

假设一、人人都有一种趋乐避苦的倾向
假设二、人人都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和共情感

因此当他听到落井之人的求救声时,最先所激发的是,同等的对死亡发恐惧感和无助感

进而联想到自己坠井时无人来救的一种悲悯感

由此他可以做出三种选择来制止那种出自于假设二的恐惧与痛苦

一、逃跑逃避
二、营救
三、落井下石

所以,那种恻隐之心可能会带来三种不同的可能性,而孟子只提到了最理想化的一种可能。 
 孟子说的确实是理想化的,强行规定人性本善,但逻辑没错,善来自于同情心、同理心,也就是他嘴里的恻隐之心、怜悯之心。可是人性恶的一面孟子逃避了。 
 搬运
nostr:nevent1qqsprzx2dt8w8zxgfhlrax9wqwck7mm8kr6ap0qjmdsa4gn9t28pdwspzemhxue69uhkummnw3ezumrzv3jhvtnxw4hz7q3qdc86ywgyc3js3jepx0ughh5ue7wwlgulw2rdpc66ln7ps643rp4qxpqqqqqqzlc2r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