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和朋友在那聊小米造车。 看了他分享的,撒贝宁主持的探厂。 看完有这么几点认知感触。 先上结论,付费宣传片。 视频刚开始出现的压铸一体成型,号称28秒一辆。 这是现在几乎所有新能源车的主流技术,减少工时和成本,并没有独创性,区别在成本和效率。 但是现在是消费不足,所以效率高也无法转成实际收益。 而成本上无非是吨位大的一体成形覆盖面大。 打个不准确的比方,小吨位的只能铸造核心区,大吨位可以一次一辆车大体部分全出来。 但是凡事皆有成本,制造环节节约了成本,那使用时自然就会增加。 比方说出了不大不小的车祸后,修又不好修,换又没法换(非模块化)那最优解是什么? 我听说的不良操作是修补得外观差不多,自己不敢开,二手卖。 这也是电车二手车价格卖不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点没深入了解过,可能一面之词,懂行的可以帮忙补充。) 之后是三轴机械臂无人车间,这也的确是主机厂的主流“工人”。 只不过小零件还是要人去装的,但是它肯定刻意忽略了。 这点不用高看也不用自卑,技术层面只能做到这些,全机械手可能勉强可以做到,但是成本太高,不划算。 像特斯拉刚宣布全球裁员10%,说明很多地方还是用人堆的,小米自然也躲不开。 后面无非是极限测试,这是每个车型定型前必须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极寒应对和电池技术有关,他们没涉猎,且目前的技术也没发生代差性突破,没什么好说的,好歹要脸只暗示没硬吹。 所以站在我的角度看,中规中矩,没有什么亮点。 可能普通国人会觉得好高大上。 再多说一嘴大势判断。 新能源汽车国内的饱和度已经到了一定程度,除非政策上有强鼓励,否则只会存量博弈,红海竞争。 国外一则因为国家政策导致反感,引发销售困难。另外国外的基础设施也不足以支持电车大规模普及。 再者我之前有一篇专门讲过维度和温度的限制,所以可以很明确得出结论。 电车已经从百花争鸣转群雄逐鹿,最终只会剩三到五家,而且只有前两家会活得比较滋润。 偶然特斯拉已经稳稳抢占一个身位。 小米有机会进前五,但是有机会把住老二的位置么? 我不太看好。 这也是我一直把小米列入观察,却不入手的原因。 造车是大战略,进一步天堂,退一步地狱。小米已错过天时。 且总部放在权力集中的北京,地利天然拙劣。 百姓手里又没几块碎银,就这几块碎银还多的是饿狼惦记,人和亦堪忧(当然这点对大家都一样。) 前路艰辛 https://link.storjshare.io/raw/jugvsi3jfr6q3lxqgtg6qi56kxiq/production/8039a87cf7649fa321df8f6ad80da0ee46b730bb7e9d190a1ab168002ee0a1b1.JPG
不得不说,小米雷布斯自带网红属性,国内能跟他PK的只有余大嘴了。 小米的营销手段真的是国内第一,其他车厂没得比。
雷神比余大嘴可爱多了,吹牛也有底线得多!
雷军好歹是实打实的码农出身,当年求伯君是公认的全能型老大哥,江湖地位往下数就属张小龙了,雷军跟张小龙水平差不多,算是码农的一个方向吧,廖生苗算是另一个方向,现在张小龙和廖生苗都被小马收编,算是成功转型打工人,只有雷军还在单干。 而这个余承东呢,就是个销售,不看小卡片都没法谈技术…
他们这个级别,还一门心思搞技术就显得落了下乘了吧?
技术企业里不一定是搞技术。 经营就是做决策,管理就是做沟通,这两句是我原创的。 一切企业要走得长远,其实就是不犯错,少犯错,比竞争对手少犯错,才能耗死对手占领市场。但耗死对手是不够的,环境变了,行业可能整体消亡,对手死了你也不一定能活,这就需要根据环境转向,切换路线去适应环境。这段也是我原创的… 看方向,选路线,在技术企业里是最核心的,比产品矩阵更重要,比运营更重要,比财务盈利能力更重要,水果发展到今天还能靠惯性往前冲,根子在于乔布斯吃过开放系统的亏,坚定选择做封闭系统,华为前半程高歌猛进根子在于老任绝不进入终端领域的华为基本法,下坡路走到今天举步维艰就因为老任失势以后开始违背华为基本法… 看错技术方向,选错技术路线,对技术企业来说是要命的…
电车就是垃圾,没啥技术含量,谁买谁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