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dbean new post about | logout
 在读《金色牢笼:厌食症的心理成因与治疗》
https://neodb.social/book/01upr4sjJxjSoIrQM7qxmR
被神经性厌食的死亡率和患病率震撼到,感觉很有必要补补相关的知识,所以找来这本当入门读物。值得读,但是看的过程中也感到作者的样本量太少了,描述的那些造成患者心理问题的家庭因素也很多,而且那些同样可以视为其他精神疾病的成因。这显然是时代局限,但必须承认,以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去看,只能说这本书有参考价值,却不够规范。如果能有更新一些的研究翻译出版就好了。 
 另外,看这本书过程中忽然想起一件事:读高中时,曾经有一个极消瘦的女生转学到我们班,回想起来,她恐怕至今都是我见过的最瘦的人。但她的情况不是厌食症,而是胃瘫。这个女生在班里时间极短,似乎只读了不到一个月就又一次休学住院了,我也完全忘记了她的名字,是读这本书时才再次记起来。所以我也很困惑,是否存在因胃瘫而不是厌食导致的极度消瘦呢?如何区分这二者?因为从表现出来的呕吐和进食痛苦来看,这两种疾病很像。所以,是不是的确不应该因为一个人看着极消瘦,就认为是厌食引发的?除了厌食、胃瘫,会不会还有别的疾病也会让人这样呢? 
 #书摘 厌食症患者的家庭成员同样有必要进行心理治疗——

『 建立一个能让恢复进食发生的环境比关于喂什么食物这类细枝末节更重要。只有当父母的焦虑程度不是很高,并且当他们也在接受心理治疗时(无论是个人、伴侣还是家庭治疗) ,居家治疗才有可能是可行的。在患者体重剧烈下降的情况下,我倾向于在医疗机构或儿科服务机构对患者进行体重矫正。』

作者这段话应该也不仅仅适用于厌食症,很多心理疾病的患者会患病,也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等家庭成员本身就有心理和行为问题。也是这个原因,居家治疗往往并不可行。脱离有问题的家庭,尤其是远离导致患者身心障碍的家庭成员,是患者恢复的必要条件。

在我们当下主流文化中,人们往往会倾向于把患者推给家庭,认为家庭成员更能帮助患者,却不能意识到应该让患者和家人同时参与心理治疗。恐怕很多时候这种做法反而会让患者陷入更深的无助中。

出自《金色牢笼:厌食症的心理成因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