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dbean new post about | logout

Notes by xiaohuang | export

 老人和小孩一样也是没法生活自理,那么为什么我会那么讨厌老人和小孩一样的不能自理行为呢。
因为老人虽然生活不能自理,但是会提出不合时宜的建议,并且自认是在指点明路。提出的建议,既不了解建议的内容当下的现状,也不了解建议的对象的需求。
所以,这样不能自理的身体和高高在上的语言一对比,尤其可笑。 
 道理和观点听太多,生活太少。以至于与天空大地,与生命太过缺乏了解,了解的缺少则导致了隔阂的扩大。 
 今天跟一位性格比较开朗的老友见面聊到婚姻
朋友:我怕你在一堆不熟的同学中间尴尬得要死。
我:你都带了我高中三年,不能再带我一次?
朋友:我的婚礼!还要带你融入圈子?!
两人哄然大笑。 
 家长不是要听我的想法,而是要我听从他们的想法 
 以前的人买家具是为了传世,现在则是为了舒适 
 第一,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第二,如果你要孩子给回报,那么孩子就是投资品。投资有风险,生育需谨慎。 
 至少在我堂姐家里,承担的母亲职责,不是什么有手就会,依靠母性就能完成的事情。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其讲究程度足以算是堂姐从工程造价零基础跨行业到了“母亲”这一行。
堂姐若是原本就没对人生有自己的追求也就罢了,但是她生孩子前的30年,潇洒并且对自己的工作认同感十足。
传统来看每个女性的终点是母亲,那也不怪乎社会会对女性生育之前的所有专业学习和职场经验都不过是“玩意儿”了。
母亲的生育和抚养孩子,是身体健康和人生规划的一个断层式转变。
女性生育前,对于这件事的认识是不足的。生育不是应付,是投降。 
 在看小孩。帮着堂姐一起带小孩才知道什么叫做24小时待命,小朋友的吃喝拉撒睡都是一个确定会出现的事件,但是出现的时间在日夜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堂姐连上个厕所都有可能被孩子的哭声呼喊。
母亲与孩子之间,在哺乳期这段时间形成一种极为强烈的连接。母亲也是在这段时间内确认并接受自己是孩子所有需求的最终负责人。
孩子哭了,我可以哄,但是哄不了最后都只能交给堂姐。堂姐在孩子旁边吃饭,孩子努力蹬腿或者有其他动作,她就可以判断孩子是拉便便了。这种如此深刻的链接训练,被深深烙印在母亲的感情、思维和动作里。
出了哺乳期后,母亲虽然没有那么强烈的链接训练了,但是仍然作为孩子行为和需求的最终责任人存在。
所以我觉得,母亲生育抚养孩子,就像被扔进了监牢。一般来说,孩子独立意识出现,也就是青春期的时候,母亲就应该从最终负责人这个监牢里出来了,但是我们的社会传统仍然习惯给母亲加刑期,并且这个监牢让独立意识萌发的孩子从监牢的受益者成为受害者。
社会说,孩子上大学就好了,孩子结婚就好了,孩子生孩子就好了。这些一次次的推延让母亲和孩子从共生变成了生存空间的争夺者。
而且,就算母亲真的被放出来了,也没有一个正式的脱敏训练,让母亲适应从最终责任人的角色里走出来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