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糟心的体验。
首先声明,我在情感上是更希望这个国家好,希望这片土地上的各企业都能通过正当,合法竞争经营赚到该赚的钱。
所分享的内容一定可以举出个例的反面案例。
纯粹是这些年经历一点感触。
做生意这块,和外资打交道相对比较舒服。
做生意的都会关注回款。
外资回款快,账期短。开的承兑安全性和周期各方面都会相对更好。也很少有狗屁倒灶的破事。
国企这块除非被人下套,否则一般来说问题不大(财务得孝敬好,大小鬼大都很难缠,有些公司连上面人的话都不好使。)
私企这块就比较那啥了,最讨厌用审批流程还没结束,负责人请假培训,老板出国旅游等等一堆骗傻子的理由在那故意拖延。
(说个难听的,都特么千年的狐狸,唱什么聊斋?你玩的都老子早年玩腻味的,怎么你们到现在还在玩这土法子?)
而且现在因为农商行的风险加大,很多省份的农商承兑我个人很谨慎。有这块工作内容的,早点做好自我保护。
拿项目这块。
外资的门槛是高,哪怕搞定了关键的人,要是自己产品不够硬,还是很辛苦的。
如果产品还可以,那就只剩价格问题了。
赚多赚少的区别。
别自己犯傻逼,出现意外的可能性不大。
一些维护也在规则范围之内。
国企会有点讨厌。
主要是人家习惯了各种关系。如果城市不凑巧被需要,总喜欢业务和正常范围之余,再让安排几个“子侄”的工作。
有些人的应对,我觉得还挺好的。
政府关系部,高薪养着关系户专门让跑关系。
私企会很接地气,问题就是太接地气。顺带腐蚀你的管理层。
人么,总有私心和贪欲,经不起考验,很多人被投其所好得针对性勾引,就会堕落得很快。
采购是老板很信任的岗位。
外企的规则是:三年一换,可以参考借鉴。
因为私企间卷得厉害,能理解,但是不支持。
同时,私企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人没有契约精神,做生意是半哄骗性质的,这就让人很烦了。
举个例子,一个私企和你们签订合同说买100个产品,那100个和10个的价格当然是不一样的。
他说我按三年期采购,第一批次10个,第二批……
都没毛病对吧。
然后第一批过去后,各种原因,难处就出来了。
继续画饼拖的同时,第一批10个的价格按100个的单价付不说,还想再少付些。
几年拖下来,才看清它打从开始就只准备买10个。
合同?合同算个屁。
就是半哄半骗在那做生意,一点契约精神都没有。
随着外资撤离,营商环境恶化,出口萎缩,行政权力越来越挣脱束缚,国内有底线有坚持得做生意,将会越来越难。
准时足额发工资,都将会成为很多打工人的奢望。
很多老板会索性收掉生意喝茶躺平,赚够了。
但是没了承担风险和压力的企业家,工作岗位从哪来?
我们看到老板开豪车揽美女风光,却体会不到他夜不能寐一夜白头,承受企业随时垮掉的压力。
说句难听的,美女再美也就一具红粉骷髅,专业戏子而已。
一次两次可能还怎样,多了真的也就那样,借助达成目的的工具人而已。
和重要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的价值一样。
这里不针对女性,男公关也是。
有的关键人物就是女性。有需求,找专业人士满足,各取所需,很公平。
又说多了,再多说一句。
刻意萧条之下,
只会越来越难,
且行且珍惜吧。
https://link.storjshare.io/raw/ju6v5clrsaa3abuwflh2bj3wypvq/production/4696b8e7fe3c2285ab0a30be825b3fb6fbbbb5e9ebedcba24c988cbb2d412e0f.JPG